跳至正文
首页 » 新闻中心 » 杭州探索构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

杭州探索构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

2020年11月15日上午,在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上,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1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协议,在经历八年的艰难谈判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最终宣告达成。这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自贸区,包括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两大经济体,覆盖约30%的全球人口,其GDP总量占全球比重约29%。

对中国而言,这是中国参与的成员最多、经济规模最大、地缘政治影响最广的一个自贸区,是中国自贸区战略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代表着中国经济外交的一次战略性胜利。同时,RCEP的最终签订也意味着,在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两大背景下,亚太国家通过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并继续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RCEP构想最早由东盟十国在2011年提出并发起,它以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印度五个自由贸易协定(简称FTA)为基础,寻求建立一个覆盖亚太主要国家的大规模自贸区,以改善亚太自贸区建设的碎片化效应。2012年11月,上述16个国家在东亚峰会上共同发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从而正式启动RCEP谈判进程。

根据公开的信息,从2013年5月启动第一轮谈判开始,截至协议签署之时,RCEP共经历了至少28轮谈判,先后举办了8次例行的部长级会议、10次部长级会间会和4次领导人会议,历时将近八年,签署时间一再拖延,较原定2015年年底结束谈判的目标已经大大延期。以2017年为转折点,RCEP的谈判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期的“缓慢磨合”和后期的“加速推进”两个阶段。

RCEP的初衷是要整合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纷繁复杂的经贸规则并形成相对统一的规则体系,降低地区经济往来的经营成本。从最终达成的协议文本上看,RCEP基本实现了这样的初衷。协议文本最终包含20个章节,除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准入等自贸协定基本内容外,还涵盖了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新兴贸易议题的规则内容。可见,RCEP不仅致力消除成员国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并完善更加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而且也在制定下一代国际经贸新规则方面作出了重要探讨。

 

12月24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建设推进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针对广大市民极为关注的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的建设问题,方案正式公布。今年9月24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挂牌成立。三个月后,一整套详细的建设方案“出炉”。

到2025年,初步建成贸易投资便利、创新活力强劲、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的数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规则、规制、标准制定和管理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到2035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在数字贸易、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治理等数字全产业链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

探索构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

浙江义乌网-我们在中国浙江义乌等待您的到来!
浙江义乌网官方微信号

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面积37.51平方公里,探索构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

自贸试验区包括钱塘区块、萧山区块和滨江区块。

钱塘区块由杭州综合保税区、大创小镇、东部湾总部基地等组成,重点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跨贸多事、研发检测、保税贸易等产业;

萧山区块涉及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部分区域,是创新发展数智制造、总部经济、临空智慧物流、临空服务、跨境电商、生命健康、科创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沃土;

滨江区块由物联网小镇、互联网小镇组成,重点发展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数字识别(安防)等产业。

联动创新区形成与自贸试验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策互通、布局统筹的协同格局。辐射带动区范围包括杭州全市域,构筑全市一体化高质量开放发展新体系。

围绕“数字”做文章,5大任务23项举措公布

围绕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发展目标,会上公布了重点实施5大任务23条措施,包括数字贸易、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治理等5方面。

一、 以数字贸易为核心,打造贸易创新发展先行区

聚焦“贸易自由化便利区”,实施创新发展跨境电商、推进数字贸易国际合作、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单一窗口”服务、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等措施。到2025年,力争新型国际贸易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成为引领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二、 以数字产业为引擎,打造新制造重要基地

聚焦“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开放型经济体系”,实施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贸易和数字制造融合发展、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推进生命大健康产业发展等措施。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

三、以数字金融为特色,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高地

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创新发展跨境支付、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等措施。到2025年,力争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超过6000亿元。

四、以数字物流为支持,打造亚太重要门口

聚焦“四港联动”,实施提升空港服务能进、加快“数字口岸”建设、构建数字物流枢纽体系、推动临空产业发展等措施。到2025年,力争成为辐射全球的航空货运重要节点。

五、以数字治理为重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整体智治”,实施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提升城市国际化服务能级、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营造数字经济最优生态等措施。到2025年,力争建成与数字全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治理体系。

鼓励大胆试大胆闯,重点推进十方面创新突破

一是申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创新办会模式,体现时代精神和数字特色,打造国家级的全球数字贸易交流平台和中国数字经济展示窗口。

二是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杭州试点跨境电商进口《杭州版医药产业白名单》,争取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布局萧山国际机场,争取运用全球中心仓模式聚合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优势。

三是探索制定数字贸易领域国际标准和规则,支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eWTP的商业实践和全球布局,探索形成适应数字贸易发展的专门监管模式、监管流程和服务体系,探索建设数字化监管的特殊综合保税区。

四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争取给予承担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的企业科研设备进口免税政策,支持在综保区内承接境内研发检测等服务外包,探索推进“新工厂计划”。

五是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争取取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企业备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企业变更备案”,争取国外前沿医疗技术、药品、器械的特许准入,争取设立生物医药产权交易平台。

六是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制度试点。针对亟待快速发展的高端制造业和具备信息化监管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在报税制度和监管方式等方面探索特殊制度安排。

七是提升空港能级,支持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萧山机场东区国际货站整合升级为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探索开展飞机“保税+融资租赁”、飞机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创新业务。

八是创新发展跨境支付,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内资和外资机构依法申请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支持建设数字经济时代服务小额化、交易高频次的跨境支付中心。

九是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创新,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支持自贸区内银行为具有真实合法交易基础且交易具有合理性、逻辑性的转口贸易提供外汇收付服务。

十是探索数字特区建设,争取数据分类监管政策,推动政府和社会数据协同应用,争取设立数据交易中心,发展数据交易市场,向社会提供完整的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数据资产管理和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